返回顶部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旅游版>经典文章

新华社:武宁全域旅游“跑出”发展“加速度”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9年08月26日 浏览次数:352 【字体: 打印文章

盛夏的山水武宁,青山含黛、湖水湛蓝。近日,一支来自江苏、安徽、湖北、山东、浙江等地的自驾游队伍,开进群山环绕、绿树成荫的太平山景区,汽车行走在青绿、翠绿、深绿间,像是行走的甲壳虫,瞬间被绿色包围。来自南京的自驾车友张旭东说:“我到过许多地方,感觉武宁确实不一样,风景很美,空气很清新。”这是武宁县近年来加大宣传,拓展旅游项目,全域旅游日益火爆的一个缩影。

今年以来,武宁县围绕“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”创建,以“标准”为尺,全面推进景区提升、设施完善和管理规范,促进“+旅游”多产业融合发展,文化旅游、生态旅游、乡村旅游等多元化旅游板块活力四射,“最美小城”成为新时代武宁对外开放发展的亮丽名片。今年1-6月份,共接待游客364.32万人次,实现旅游总收入34.98亿元,同比增长21.8%和23.1%,全域旅游“跑出”了高质量发展“加速度”。

老景区提升改造

7月20日,新版《遇见武宁》正式上演,与老版相比,新版《遇见武宁》内容更完善,故事情节更加吸引人,更加注重灯光、音乐、水幕、水雾等高科技巧妙结合,营造出浪漫的想象空间,给观众更加震撼的视听感受。据该项目负责人黄兴斌介绍,自《遇见武宁》改版以来,市场反应很好,来观看演出的游客比之前翻了2至3番。

进入6月份以来,宋溪镇王埠花海再一次在武宁的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。王埠花海是宋溪镇2018年打造的景点,200余亩百日菊绚丽绽放,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观光。2019年,景区新增了少儿游乐区、烧烤区、旅游产品展示区,新修了赏花栈道、观景台、凉亭,对景区进行整体提升,打造集游乐、休闲、采摘、亲子等功能的综合性乡村旅游点。

除此之外,结合九岭风光带整改提升,对长水景区进行了规划修编,并对制约长水景区发展的公路问题,开展针对性修建;投入500余万元,对阳光照耀29度假区景区公路进行拓宽;花千谷景区完成入口改造,沙滩浴场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,预计8月份完工。

 

新项目完工开业

酷暑来袭,于“六一”开业的西海水上乐园深受游客追捧。漂流、滑梯、冲浪、水寨等各种水上娱乐项目给孩子们带来清凉和快乐,也给大人们带来了童年的美好回忆。西海水上乐园位于宋溪镇山口村华夏旅游度假区内,占地4万平方米,投资1.1亿元,每天可接待游客5000人,建有造浪池、彩虹滑道、急速滑道、大回环、螺旋组合滑梯、儿童水寨、环形漂流河等7个娱乐项目。

 

武宁县始终坚持“项目为王、品质为上”理念,瞄准市场需求,不断破解难题,打造精品项目。飞乐航空体育飞行营地举办了首届山水武宁“飞乐杯”风筝节,并荣获“国家级飞行营地”资质;七彩长乐走出了旅游项目建设“政府规划引领、企业投资运营、群众配套受益”的新路子,网红秋千、步步惊心等娱乐项目很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;黄金海岸项目拥有各类船舶70多艘,游客可体验滑水、摩托艇、降落伞等多种水上运动和休闲项目。

旅游产品更加多元

7月23日上午,烈日当空,官莲乡硬汉农业种养公司迎来了一批来自南昌的客人,游客们惊讶于这里还有这么大一个热带水果园,游客刘女士兴奋地说:“我们体验到了采摘的乐趣,还吃到了有机水果。回去之后,一定向亲朋好友推介,让更多的人来这里采摘。”

 

今年6月,武宁县成功举办第五届“新光杯”山水武宁杨梅节,全县各采摘点共接待游客4万多人次,销售杨梅30余万斤,直接创收400万元。依托采摘游,清江罗洞生态农业产业园、甫田油之源生态农业基地、宋溪农夫果园、清江瓜瓜农场等一批农旅融合项目脱颖而出。

 

该县还把民宿经济作为旅游产业升级新的切入点,在原来逍遥岛水上木屋、花源谷房车营地、新光山庄、平尧农庄等基础上,林云山居、锣鼓山民宿、桐林山宿等一批精品民宿建成营业。

 

按照文化旅游“宜融则融、能融尽融,以文促旅、以旅彰文”的工作思路,武宁县大剧院加入江西省演出剧场联盟,举办了《闪闪的红星》芭蕾舞剧、《春之声》施特劳斯作品专场音乐会、话剧《独自温暖》等演出7场,创造性策划了2019年《遇见武宁》九江市场启动仪式。(余慧琳 谈思宏)

 

文章:新华社